朱符此道政令一出,交州动乱便已无可避免,原因还是官员多无清行。
东汉民族政策可以说是稀烂的典型,地域歧视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:关东人看不起关西人,关中人看不起巴蜀人,凉州、交州更被看成偏僻戎蛮之地。
能于此类州郡为官者,要么是不得志被排挤到此,要么便是奔着捞取钱财而来,上承权贵,下积私赂,财计盈给,则求迁代,使得吏民怨叛……
交州富庶,自然便成了那个捞取钱财的地方。
最典型的便是广汉雒人折国,曾为郁林太守,去官归家之时,竟已是个家资二亿,家僮八百的巨豪之家,收刮狠绝,可见一斑。
后贾琮治交,官场风气一清,方才成就交州冠绝十三州的稳定繁荣局面。
但不是朱符来了吗,这就是个贪恋财货,不恤民力的主,因而下面官员故态复萌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现在交州七郡,除交趾太守士燮,苍梧太守史簧,九真太守儋萌尚算清明外,其余四郡太守皆是附于州郡之上吸血的虫豸。
然则交州治所现为苍梧广信,史簧在朱符眼皮底下,还能对抗手握重兵的刺史不成?
但是士燮却可以,难道刺史还能跨山越海的来找自己麻烦?只怕那时他连苍梧乱民的麻烦都解决不了。
近三年来,刺史对苍梧的收刮,可不止于汉越庶黎,这些人才多少钱财?
至于说动乱延宕交趾?呵……我连乱命都不执行,交趾怎就会乱起来?
乱命不用,人和政通……治政便是如此简单。
士燮如此发问,不过还是为考校士绍而已。
“父亲难道还要因故太尉之情,而继续偏袒朱符这贪虐害民的恶吏不成?”
士绍见士燮沉默,有些担忧的问道。
“阿豕作何想法?”士绍的问话,倒是让士燮回过神来,反问道。
“广信现恐已危若累卵,是否考虑将族人迁至交趾暂避?”
士绍这话说得尤其小心,生怕士燮误会他又在那作大逆不道之言。
因广信乃士氏祖地,族人、田屋、祖坟多在此地;汉人重乡土,视死如视生,如非必要,哪会随意迁徙族人。
且以士氏在广信的实力,又不是没有自保之力,些许动荡,你便要舍祖弃业,你是不是不孝?
再者,朱符此人与士氏关系也不一般:
当年朱儁平乱交州,士氏作为忠于朝廷的当地豪门,出钱出力,给予极大支持;朱儁高升,于士氏也有所回报,士懿出任无功县令,士燮升迁太守,或多或少有着朱儁一番举荐……
这就是上面士绍所说,故太尉之情。
而朱符刺史交州,士氏鼎力支持,也是承的这份情谊,否则朱符又如何能如此快速坐稳刺史之位?
换句话说,朱儁也算士燮兄弟的举主。
现在风雨欲来,作为豪门之首,昔日跗为刺史骥尾的士氏,却迁徙交趾,不帮忙平乱,你是不是不忠?
忠孝节义在汉朝是做人的基本,弗论践行春秋大义的大儒士燮了。
士燮眼神古怪的盯着士绍: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cecezh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