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:名震京城_华娱: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最新网址:www.cecezh.com
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

陈女士怀揣着那份印制或许不算精美但条款清晰的合同,以及一种“为儿子办成了件极有面子的大事”的满足感,回到了位于海定区的家中。

她越想越觉得这八千八百八十八花得值当,越想越按捺不住那份想要与人分享的冲动。

当天晚上,家里的电话就成了热线。

“喂,她张姨啊,跟你说个事儿,我们家强子下个月结婚,录像这块儿我可找着最好的了!”

“嗨,什么普通录像啊!是电影!正经电影厂拍出来的婚庆电影!北影厂里头的人干的,专业着呢!”

“多少钱?哎哟,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八千八百八十八!对,你没听错!这还只是基础档!人家还有一万八千八和五万八千八的呢!”

“为啥这么贵?人家那机器,听说拍电视剧都用那个!拍出来的人呐,跟画儿里走出来的似的,光打得那叫一个讲究!后期还在北影厂机房剪呢,能一样吗?”

“值!太值了!我就强子这么一个儿子,结婚这辈子就一次,必须得留下点不一样的念想!以后拿出来看,跟看电影似的,多有面子!”

“广告?哦对对对,文艺频道半夜放的那个,亲头纱那个,就是他们拍的!哎呦拍得那个美啊……就是看了广告我才找去的!”

陈女士的电话从东城打到西城,从亲戚打到老同事。

话语间,“婚庆电影”这个词被她反复强调,与普通“婚庆录像”彻底划清界限,极力凸显其高端、专业和独一无二。价格数字更是她重点渲染的对象,仿佛这数字本身就成了衡量母爱与家庭实力的标尺。

一传十,十传百。

“北影厂搞出天价婚庆电影”的消息,伴随着惊叹、质疑、羡慕,在陈女士的社交圈里迅速扩散开来。

这其中,就有一位陈女士远房表侄女的邻居,名叫周小斌,是《京城晚报》文艺部的一名小编,跑文化娱乐口,鼻子灵得很。他听自家老妈念叨起这“稀罕事”,职业敏感度立刻让他意识到这里面有料。

1996年,花费近九千元拍个结婚留念?

这不是脑子有包……

这是我进步的阶梯!

周小斌立刻辗转要到了陈女士的电话,表明身份想要采访。

听说有记者要来采访,陈女士先是一愣,随即想起王盛那句“或许会吸引记者采访”的提醒,心里非但没有抵触,反而涌上一股“果然如此”的得意。

看看!


      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cecezh.com

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