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宏这话虽是实情,但荆、交和解之下,湘水通道通畅,杨氏运往荆州的交州特产将更为方便,获利更丰,这就是先发优势咯。
就像士绍,既知将要发生之事,便有更加充裕时间,以为应备,比如事先谋划南郡,更如提前将益州拉入刘备阵营。
宴引既毕,宾客已归……
便只留下士绍和杨宏对坐畅谈。
“早知子麟已与刘豫州结识,某懒得自成都千里迢迢奔赴荆州了,这襄阳天时也着实太过寒冷……”
杨宏一边靠着火炉一边对士绍玩笑道。
士绍也玩笑答道:
“好你个杨怀宇,原来你信中所书恨不得早与某相见,以探陶朱之术,都是些糊弄之言。
难怪你今日糊弄公子琦如此自然,原是惯犯!”
杨宏自幼聪颖,有过目不忘之能,举一反三之智,幼时便将诗书通读,被蜀中杨氏给予厚望; 然此子慧则慧矣,对入仕做官毫无兴趣,理学著书更是不屑一顾,唯独对商贾之道独钟。
因而士绍在与他通信之中说了些后世一些烂大街的营销套路后,杨宏顿时就觉得仿佛遇到知己,尤其想与之相面而谈,探讨经商之术。
后面士绍说让他为刘备提供些资助,以建立关系,给后续让他将自己引荐给刘备,他才会豪不犹豫答应。
对于士绍调侃,杨宏也不否认,反问道:
“子麟又是与刘豫州资援,又是结交刘豫州,到底所谓何事?”
士绍回道:
“怀宇不是说要与弟探讨陶朱之术?弟结交刘豫州,资援刘豫州,自然也是为效陶朱公旧事!”
“哈?”
杨宏本来盯着火炉烤火的眼睛在听闻士绍回道之后,转眼看向士绍,有些不屑道:
“刘豫州可不是个好的投资对象:其兵不过万人,将不过关张,屡战屡败,数失其地,今客居荆州,地不过一县,还为刘荆州所有,
你是怎么觉得自己会有回报?”
士绍当然不会说,是为了活命,为了保全家族,而且刘备有了自己加入,未必就不能改变历史,改变士氏,改变大汉命运。
“并不过万人,将不过关张,数失其地……比之当年越王如何?
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cecezh.com